作者: 來源: 發表時間: 2020-05-20 09:42
5月16日,在牡丹區大黃集鎮的菏澤中粹食品公司加工車間,葛海蒙在穿鴨腸串。葛海蒙是大黃集鎮徐莊村人,由于是一名聾啞人,外出務工時經常碰壁,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。中粹食品項目的建設投產,讓她在家門口實現了上崗就業。
2019年5月,大黃集鎮以原千千鞋業的閑置廠房為依托,招商引來了中粹食品加工項目,在原廠房的基礎進行了升級改造,并于當年正式投入生產,“騰籠換鳥”讓舊廠房煥發出新生機。
2020年初,葛海蒙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中粹食品找工作,經過和招工人員在紙上的交流對話,她被企業順利錄用,從事鴨腸串、牛肉串的制作,每月有了5000元左右的收入。
葛海蒙是大黃集鎮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務工的村民之一,農民變身產業工人,足不出鎮就實現了上崗就業和增收致富。
“在家門口干活就是好,從出家門到企業騎電動車只需10分鐘左右的時間,照顧家里和打工掙錢兩不誤。”大黃集鎮沙窩趙行政村村民程愛華說,“在中粹食品廠干活不僅環境好,吃的也好,我再也不外出打工了。”今年57歲的程愛華以前常年在天津、青島等地打零工,每月工資3600元左右,如今她在家門口務工,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。
據中粹食品車間管理人員魏慧娟介紹,目前,有200余名村民在中粹食品務工,曾常年在外打工的群眾占到70%左右,其中50歲以上的務工群眾有62人,人均月工資在4500元左右。
“中粹食品是2019年5月開始落地建設的,我是當年7月份來廠里上班的。在此之前,我多年在招遠的一家食品廠打工。”魏慧娟說,“如今我做到了車間管理人員,工資每月5000多元,更重要的是可以天天回家,和孩子、父母在一起。”
“中粹食品項目總投資2.2億元,生產肉串、雞排等肉食調理品,年產量逾1萬噸,年銷售額在8億元以上。”菏澤中粹食品公司副總經理馬漢濤說,中粹食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,如果滿負荷生產,現有的200多名工人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求,急需大量群眾前來務工。
在大黃集鎮,讓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,還有山東天邦糧油公司等多個企業。在天邦糧油公司,也有200余名當地群眾在這里務工,一般情況下工人的月工資都在1萬元左右。
“目前,我們公司日產面粉達到4000噸,年轉化小麥120萬噸以上。”據天邦糧油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軍介紹,該公司上馬的是全程自動化生產線,配麥和配粉系統國內最為先進,已成為山東省單廠生產規模最大的面粉企業,是全國小麥粉加工企業“50強”。
大黃集鎮畢寨村的村民何信輝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,在該鎮幫扶干部汲衛民的推薦下,去年來到天邦糧油公司當了一名打包工,每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,在工作的同時還能照顧家里的孩子。“在家門口就業真好,工資不少掙,家里的事還不耽擱。”何信輝說,她今年初就順利脫了貧。
規模企業紅紅火火,個體經營戶更是遍地開花。大黃集鎮黨委書記張洪領表示,目前,全鎮企業增加到200余家,個體戶近2000家,在全鎮5萬余名群眾中,90%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在鎮轄區內實現了就業。
通訊員 郜玉華 侯艷偉 張 順